逆市急上市 友和進軍資本市場玄機

港資電商友和(2347)於5月下旬始招股,雖我不再年輕,但亦熱衷於網上購物,友和於坊間的口碑頗為兩極,令人又愛又恨。縱下筆時已招股期已過,但坦白來說,此股未知之數過多,認購的動機確實不大,反而其選擇於市況沉寂下依然堅持上市卻值得心思。

逆市下招股因與由

作為大股東,誰不想於市場最熾熱期間上市,回望去年,快手(1024),泡泡瑪特(9992)、思摩爾(6969),於牛市推動下,單靠單一概念就能於資本市場大炒特炒。上市公司於市況差、成交少的情況下依然堅持上市,離不開兩大原因:一、公司資源及日常營運難以再維持財務報表,不得不上;二、襯市況平靜,新股無人問津時上市,製造乾身「殼」。而友和的客觀條件上均乎合上述原因。

維持「靚數」成本高昂

維持報表表現從來都是準上市公司於熊市下最大難題,「砌數」是上市前必經階段,營利乎合上市要求的公司業績需要年年增長,營利未乎合的需「製造」盈利,兩者皆花費大量內部資源及會計成本。於熊市下,年年燒錢守株待「牛」,倒不如乾脆於逆市上市來個了斷。

友和於招股書中披露的報表為截至21年11月30日,依港交所規定,上市文件中會計報表截止日必須在發出日半年內。換言之,友和必須於22年5月30日前公開招股,否則需再提交新一份報表。最後友和於5月26日正式招股,趕及最後尾班車。

細閱友和報表,雖收益年年上漲,但毛利率上已見端倪,對於一家準上市公司,毛利率逐年下降已反映日常經營每況愈下,絕不討好。於會計及銷貨手段上,要透過提高銷貨及降低銷貨成本去調整毛利率亦是常見,但友和依然維持毛利率逐年下調,恐怕銷貨上早已回天乏術,會計師亦無計可施。

沉寂市況 造就股權歸邊

令股權歸邊亦是於逆流下上市的另一原因。現時港交所已禁止新股以全配售上市,換言之市場已不會存在100%的新股乾殼。於新規則下,只有「靜靜雞」上市可令股權歸邊。市道瘋狂下,再冷門的股票均會錄得超額認購,新股回撥機制下,如超額認購15倍以上,公開發售比例由一成提升至三成,街貨持貨量提高三倍,日後施展財技的成效就更低。於現時市況下上市,幾乎可確保不會觸發超額認購回撥,如國際配售貨源全由友好方持有,上市後就最少95%股份屬友方持倉。

對比類近集資額的新股,友和包銷商陣容頗大,當中不乏典型莊家券商,上市後或有炒作。要判斷券商是莊是閒,一、可靠經驗,二、可憑數據,一般散戶券商於CCASS最大持倉為藍籌股,如騰訊(700)、匯豐(5)…如某商CCASS持倉最大倉位為不知名股票,而且持貨比例奇高,則需加倍留意,在此就不指名道姓某些券商,待讀者自行發掘。

文章所載資料乃作為教育投資者的一般資訊,并不構成要約或邀請,亦不構成作出認購或購買文章所提述的任何證劵的任何要約或邀請基礎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article serves as general information for education investor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or invita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the basis for any offer or invitation to make a subscription or purchase any of the securitie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關於作者

Phemey P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