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與昔日合作伙伴相聚,提及曾作為上市公司主席的陳年往事,確是百般滋味在心頭。任職主席數年,處理過大大小小的股東大會,大會中除了要提防有股東反對公司提出的動議外,另有一路奇兵「碎股黨」亦不得不防。
如何成為碎股黨
碎股黨可視為股東大會中的流氓份子,對比大股東,其身份雖極為卑微,但其潛在影響力足以搗亂整個股東大會。要成為碎股黨,所需花費成本不多,主要需要一堆股權及人頭。先在證券行內將手持的股票逐股拆開並分配到不同人頭的戶口內,再提倉並填寫委任表格(Proxy Form)將股東大會的投票權委託於一人,該人即可代表十數甚至數十人參與大會。
碎股黨的日常營運
碎股黨每日遊走於不同的股東大會,無非只為「搵餐晏仔」。基於體面及習俗,於中型或大型股東大會,通常上市公司會向出席股東派發禮品,小則水樽、雨傘等紀念品,大則超市現金券。而碎股黨一人手持十數張以上的Proxy Form,目的當然是想獲得以表格數量計算的贈品。
對於這種行為,經驗尚淺的接待員會以「數人頭」原則,堅持以實際出席人數派發禮品。但碎股黨千里迢迢來到會場,當然不會就此罷休,誓必堅持到底。若雙方爭持不下,最終碎股黨「發難」影響會場氣氛,主辦方得不償失。較資深的接待員會明白「缸瓦碰瓷器」的道理,萬一碎股黨「發難」影響會議進程,令大老闆不滿,最終受罪的只有自己。倒不如乖乖交上禮品再將其打發,假若在場禮品不足,雙方或會私下協議將禮品數目「打折」或後補。
曾聽聞有主辦方與碎股黨爭持不下,最終碎股黨於會議中不斷就年度報表計算方式盤問核數師,而剛巧該核數師又不善辭令,只好支吾以對,令董事相當不滿,事後對下屬逐一問話。可見在博奕論中,碎股黨基乎是處於不敗之地。
碎股黨與細價股的紛爭
在數年前細價股仍盛行之時,有極小數碎股黨的行為更為倡狂。一般細價股的股東大會大部份時間只有大股東安插的數名小股東參與,以方便其通過常規動議(如一般性授權),有碎股黨會看準沒人參與的股東會議,於進場前揚言會投下反對票,要脅上市公司「私下協商」解決事宜,否則主辦方就需再費時費力將會議延後及花費功夫預備「人頭」。
不少上市公司亦意識到問題,近年贈品價值已逐漸「縮皮」,碎股黨收到非現金禮品後亦難以放售,所以近年碎股黨的利潤亦大幅下降。我曾粗略計算過現時一名碎股黨平均一天的收益亦只有數百元,於某折扣證券行結業後其提倉成本亦大增,仍然堅持以碎股「搵食」或者亦算是一種「匠人精神」。股場就似鬥獸棋,小股東怕大股東,大股東卻怕碎股黨,或許這就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
文章所載資料乃作為教育投資者的一般資訊,并不構成要約或邀請,亦不構成作出認購或購買文章所提述的任何證劵的任何要約或邀請基礎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article serves as general information for education investor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or invita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the basis for any offer or invitation to make a subscription or purchase any of the securitie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