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繫匯率掛與脫 非僅政治考量

數年來,香港政局風雲色變,不少體系亦逐漸中國化,金融體系上最灼熱的討論莫過於港元與人民幣掛勾。昔日一位金管局高層近日又再轉換口風,認為香港應維持聯系匯率,多變的口吻引人非議。香港作為財金之地,以政治意識形態考量聯系匯率機制會令討論失焦,加入爭論前應先對聯系匯率有充份理解。

探究外匯儲備背後資產

外匯儲備是聯系匯率最大支柱,每發行一元港幣皆需持有對應美金外匯儲備。當聯系匯率觸發強方或弱方兌換保證,金局管需透過買賣港元維持匯率。為方便隨時操作維持匯率,外匯儲備背後資產需合乎三項條件:一、與美元掛勾,二、流動性高,三、無違約風險。三項條件下,美國國債自然成為外匯儲備最重要資產。

人民幣成外匯儲備 潛伏問題未解

如若與人民幣掛勾,順理成章,外匯儲備需持有大量中國國債,但潛在衍生的問題不容忽視。

第一,如何過渡轉換時間?由美金轉為人民幣,絕非一買一賣的差事,昔日無數貨幣掛勾系統因體制轉換時處理不當導致貨幣崩潰。以外匯儲備的資產規模,要完全將美元資產轉為人民幣資產,絕對要花上以年計的光陰,操之過急會影響市場預期,恐怕未安全過渡前貨幣早已崩潰。

第二,美國國債與中國國債的規模不可同日而語。現時美國國債的資產總值約為中國國債的十倍,如將外匯儲備轉為中國國債,因外匯儲備佔中國國債規模重要比例,買入國債會令債價明顯抽高,利率下降,消費及借貸上升,影響全國經濟。過熱的經濟體系下,需干預經濟,為國家添煩添亂。

第三,人民幣有資產流出管制。與人民幣掛勾下,當港元觸及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需買入港元,賣出人民幣。但於資產管制下,當金管局賣出人民幣超過限額,是否仍可繼續沽出?如不可沽出,港元有機會跌破弱方,聯系匯率失效;如仍可沽出,國家資產管制政策是否要為香港作出調整?

港元與人民幣掛勾衍生「妹仔大過主人婆」的問題,國家為配合聯系匯率機制,需修改國內金融體系,什至影響國家經濟方針,恐怕難以成事。

專家言論不可盡信

部份昔日高官為求增加曝光率,不惜就地取材,胡言亂語。數年前說美國不能透過swift制裁國家、去年說聯系匯率可與人民幣掛勾、今年說聯系匯率應維持與美元掛勾。作為昔日財金高官,以其資歷及智力,絕對能理解國際金融的運作細節,但為求曝光,借題發揮,誤導大眾。作為一介平民,只能保持初心,凡事尋根究底。

文章所載資料乃作為教育投資者的一般資訊,并不構成要約或邀請,亦不構成作出認購或購買文章所提述的任何證劵的任何要約或邀請基礎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article serves as general information for education investor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or invita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the basis for any offer or invitation to make a subscription or purchase any of the securitie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關於作者

Phemey P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