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富基金(2800)宣佈更換基金經理,由恒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取締掌管22年的道富環球投資成為新任經理人。被動基金易帥,做法依然照板煮碗,故對旗下標的影響微乎其微。管理費雖然下調,但相對近年盈富慘況亦無補於事。但盈富換帥一事的來龍去脈,確是值得探討。
政府德政救市 盈富成退場手段
1998年,國際知名大鱷索羅斯,一度拋售港元及沽空期貨,嘗試狙擊港元。當年曾蔭權、任志剛、許仕仁三人即時動用外匯基金,花費千億入市,最終擊退大鱷,而政府持倉最終以ETF形式上市放公眾出售,有序離場,盈富基金因而誕生。於筆者而言,該次救市行動確是主權移交二十多年來少有的「神之一手」,香港向來以「小政府、大市場」見稱,但面對資本市場被狙擊,能及時入市干預,隨後退市時機及方式亦恰到好處,確是妙絕。事隔多年,三人早已各散東西,有人早已退隱,有人仍於官場活躍,香港昔日光景亦恐不再復返。
美國制裁中資股道富彈弓手惹爭議
道富被取締其實早有預兆,於去年年初,美國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人士及機構持有受制裁中資股,當中涉及中國移動(941)及中國聯通(762)。作為美國企業,道富隨即宣佈中止有關個股投資。但事隔兩日,又再次轉軚,界定道富環球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為非美國企業,可持有受制裁股。如斯舉棋不定,實在是國際笑話。作為金融巨企,立場搖擺,朝令夕改,行動缺乏integrity,被取締亦屬意料中事。


恆生接管盈富蝦碌往事不堪回首
盈富轉由英資旗下接管,受國際政治風波影響減少,但恒生於管理指數上亦常有醜聞。近期最火熱莫過於計錯指數權重一事。二月恆生科技指數季度調整中引入AI龍頭新貴商湯-W(20),起初設定流動系數為35%,佔指數2%,惟兩日後更正流動系數為2%,佔指數只餘下0.24%。需未正式換馬,惟早已有投資者超前部署,待被動基金買入。當時市場追蹤恆生科技指數的標的約有460億,因恆生指數公司計算失誤,預期流入商湯的資金由18億急降至1億。萬幸交易所尚未推出商湯衍生工具,翌日股價只下跌約一成,否則衍生工具槓桿功能所引致的斬倉效應實在不堪設想。現刻只能寄望恆生管理盈富基金能加倍小心。

恆生指數後知後覺盈富股東高位接貨
筆者一直詬病長期持有盈富基金,但絕非反對散戶持有指數基金,畢竟散戶投資經驗少,生活繁忙,確實難以一人之力應付多隻個股。筆者不屑持有盈富基金是基於恆生指數公司管理指數手法,指數調節反應後知後覺,令散戶常於高位接火捧,以美團-W(3690)為例,於2020年末美團經市場多番炒作後方納入恆生指數,盈富股東被迫於股價屢創歷史高位(約$300)下接貨,回望今朝,股票已被腰斬。
文章所載資料乃作為教育投資者的一般資訊,并不構成要約或邀請,亦不構成作出認購或購買文章所提述的任何證劵的任何要約或邀請基礎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article serves as general information for education investor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or invita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the basis for any offer or invitation to make a subscription or purchase any of the securitie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