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新股及醫療板塊走勢持續低迷下,醫療新股百德醫療(6678)毅然上市,結果不出所料,股價於暗盤已跌逾四成。惟當日晚上宣佈因需時回應監管機構查詢,故暫緩上市,暗盤交易亦作廢。其實從招股資訊及其後分配結果來看,百德醫療割韭菜的行為頗為明顯。
百德醫療受查的原因仍然眾說紛紜,有估計與帳目有關,亦有估計與分配結果有關,但不論如何,本次港交所神仙下凡確是令認購者死裡逃生,但幸運不會陪伴終生。從招股前後的細節上,已能發現端倪,以下逐一拆解:
國際配售認購不足 回撥公眾認購
百德醫療國際配售認購不足,而且貨源極為集中,反映機構間反應極為冷淡。新股國際配售認購不足的情況頗為罕見,因發行人早應「有數得計」,如外間對新股反應熱烈故然無需擔心,若估計認購反應冷淡亦可提早部署。發行人為求國配足額的招數多不勝數,尋找包銷商承包、提高承銷商佣金、透過友好方認購、什至私下回佣…發行人一般於預路演時已默識認購人士,國配不足額反映市場反應極冷淡或有認購者臨時「甩底」。國際配售餘下的股份,會回撥到公開認購,不慎認購的散戶只能無奈「硬食」。
公開發售現大額認購
當國配認購不足時,股份會回撥到公開發售,故公開發售必須足額,否則上市計劃泡湯。而部份發行人為確保公開發售足額,會透過第三方以大額認購。百德醫療公開發售分配結果中,出現申購300萬股的乙組認購。平心而論,在現時新股及醫療板塊的氛圍下,誰敢以逾500萬資金認購一只反應冷淡的新股?

強行加碼回撥至公開發售
於公開發售超額認購不足15倍下,本應不觸發回撥,但百德醫療發行人最終卻根據HKEX-GL91-18指示強行將原本約2480萬股公開發售股份提升至約4500萬股,令公開發售中籤率達100%。強行將配售股份轉移到公眾手上是明顯的「派貨」行為,多年來以此方法回撥的新股上市初期股價亦兇多吉少。

上市開支佔比過大
經歷兩次遞表通過港交所聆訊,集資2.6億,卻花費8600萬上市開支,上市意途明顯並非單純集資。而去年6月的C輪融資價($0.62)對比上市價($1.4)溢價超120%,於過去一年醫療股屢遭腰斬下,此溢價明顯不合理。估計百德醫療著急上市或與前者投資者套現有關。
醫療新股的炒作風潮早已逝去,現時亦不宜沾手新股。如非認購不可,亦應轉向投資於已有盈利能力的價值型新股,如早前的中國中免(1880)。市況低迷下,昔日增長型新股的盈利展望已化為股價泡沫,只有價值股的基本盈利能力令股價尚算有險可守。
文章所載資料乃作為教育投資者的一般資訊,并不構成要約或邀請,亦不構成作出認購或購買文章所提述的任何證劵的任何要約或邀請基礎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article serves as general information for education investor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or invita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the basis for any offer or invitation to make a subscription or purchase any of the securitie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