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停派紅股 拆解紅股財技

香港中華煤氣(3)於三月下旬宣佈本年度不派紅股,繼2020年匯豐宣佈停派股息後,「食息一族」再次收到噩耗,股價翌日暴跌14%。煤氣停派紅股影響市場預期,但對財技有所涉獵者皆知派紅股只屬掩眼法,對公司資本並無影響,為何煤氣停派紅股會引伸股價大跌?純粹是無知股民過度沽壓,抑或另有玄機?

主要業務迎倒退危機

讀過全年初步業績,主要業務稅後盈利較去年跌約6%,屬合理範圍,唯令人擔憂的是主要業務來年發展前景,中華煤氣除擁有本地業務外,其實尚有其他重要業務,簡單分為三類:

  1. 本地煤氣業務

中華煤氣盡佔本地煤氣生意絕非新事,具壟斷地位外,不存在價格管制,自然成為中華煤氣的金雞,年年生金蛋,惟本港家居及商業煤氣建設發展早已完善,缺乏發展空間,加上受疫情所害,只可坐食山崩。

  1. 內地能源業務

除旗下港華智慧能源(1083),中華煤氣於內地尚有不少業務,但隨內地經濟衰退,政策打壓,昔日的「中國夢」早變成「中國惡夢」,國家對價格管控日漸嚴密、內地生產放緩、城鄉基建發展本大利少,未來利潤不可觀。

  1. 本港物業業務

較鮮為人知的應為本地物業業務,包括國金中心及四季酒店部份業權,同是受制於疫情及旅遊限制。

煤氣獨有紅股財技

對於紅股財技,套用於中華煤氣之上又是另一番學問。我常於財技班提醒學員,炒賣財技股絕不可貪圖紅股,派發紅股本質與拆股無異,股權結構不變下,於除淨日將股份除開再折價,我愛以蛋糕作喻,即使切多少刀,一底蛋糕依然是一底。昔日無數細價股以「二送一」什至「一送一」手段誘騙散戶,近年大幅度的供、拆、合、紅股財技受制於監管機構,此手法逐漸息微。

但作為大型公用股,大量基金持有煤氣,為何單純「不切餅」消息會迎多巨大沽壓?全因煤氣派紅股並非純粹將股份拆細,更為重要的是股價控制。煤氣早年以壟斷香港燃氣市場及無價格管制聞名,豐厚現金流自然引來買盤,樹大易招風,公用股股價節節上升容易成為社會議題被「抽水」,煤氣則以派發紅股作為掩飾,藉估計股價升幅,派發紅股令股價除淨,控制升幅。當預計股價升幅10%則十送一,升幅5%則二十送一。套用於本次情況,當預期來年前景慘淡,自然不派紅股。煤氣於2002至2005年及2008年經濟蕭條下亦曾停派紅股。故煤氣股價暴跌,重點在於管理層看淡前景,而非派發紅股影響散戶預期。

長期以大博小 終臨悲劇

我對收息股並無好感,以大博小的食息做法看似穩妥,但實際跟長期沽出認購期權(short put)無異,潛在風險與回報不平衡,於極端情況下隨時本血無歸,昔日匯豐如是,今日煤氣亦如是。即使執迷於收息,亦應選擇具發展空間的收息股,「邊食邊等」,如早前介紹的光大水務(1857),於穩定股息下,具水環保及政策概念,具值博空間。

文章所載資料乃作為教育投資者的一般資訊,并不構成要約或邀請,亦不構成作出認購或購買文章所提述的任何證劵的任何要約或邀請基礎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article serves as general information for education investor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or invita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the basis for any offer or invitation to make a subscription or purchase any of the securitie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關於作者

Phemey P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