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股票知識:如何區分大中細價股

今天我又講解一些基本股票知識。我們經常聽到坊間說「細價股好危險,買大價股安全得多」這種言論。到底何為大價,何為細價呢? 事實上,很多人以為大價股、細價股是指股價,所以現時每股價值$1.16的中國鐵塔(788)就是細價股。如果也你是這樣想的話,就大錯特錯了。

大細價取決於市值

正確答案是取決於那隻股票的市值,而不是價錢。這樣到底多少市值是大價,多少市值是細價呢? 一般來講,市值大於恆生指數成分股中市值最低的股票,就算是大價股。目前恆生指數市值最低的股票是瑞聲科技(2018),市值477.36億。而中國鐵塔目前市值是2041.7億,好明顯中國鐵塔是屬於大價股。

解釋完如何分辨大價股,那細價股呢? 細價股應該以殼價來劃分。我一般是用主板殼價的一倍來作為界限,殼價是甚麼? 我會在其他文章講解,讀者不用分心。假設現時主板殼價大約是4億左右,所以我們就以8億來劃分,市值低過8億的,就是細價股,非常簡單。

中價股

如此類推,大家應該明白,市值大於477.36億,就是大價股,而市值小於8億的,就是細價股。那介乎於呢兩個數字中間的是甚麼呢? 我會稱呼它們為中價股,從大價股以下,細價股以上,統統都屬於中價股,市值由幾億元到幾百億元都有,所以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中價股。提醒大家,市值是隨股價而變化,所以大中細價股的標準是每日都不同,殼價都是成日變化,所以千萬不要死記這些數字,讀者只需理解原理即可。

大中細價股的炒法

解釋完大中細價股的分別,就好簡單說明,一般三種股票的炒法吧。大價股的話,波幅一般都不大,想要有顯著的回報的話,一般是要持有一段長時間,例如幾年,甚至十年以上,才會有顯著的回報。如果沒有耐性的話,就可以做槓桿,即是借「孖展」,大價股的價格一般比較穩定,所以可以做到更大的槓桿,從而取得更高的回報。

中價股的話,很多曾經是中價股的股票,在燦爛的業績或者好消息刺激下,令股價暴升,升級成大價股。例如2000年後的建滔化工 (148),或者2009年前的思捷環球(330)。所以,炒中價線股的策略,就是找出一隻「建滔化工」,或者思捷環球,賺取倍數升幅。

至於炒細價股的話,大部分細價股,都是不務正業的老千股,沒有實質業務。但這樣反而簡單,只要研究供求關係,即時我經常提到的乾,就可以。炒細價股好處是簡單,很快就可以炒上幾倍、甚至幾十倍。缺點是長期而言,佢必定會變成廢紙,所以炒細價股一定要小心。

下一條片,我地將會教大家關於殼股的知識,包括買殼、賣殼、和啤殼這些術語的意思。有興趣的觀眾,請訂閱我的Blog,由於篇幅關係,我只能將大中細價股的知識很概括地描述,其實不同市值的股票,都有各自的財技操作,想知如何靈活運用各種財技,去捕捉倍升機會的話,可以報名參加Phemey.com的免費webinar,裡面會有更多實用的資訊。

文章所載資料乃作為教育投資者的一般資訊,并不構成要約或邀請,亦不構成作出認購或購買文章所提述的任何證劵的任何要約或邀請基礎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article serves as general information for education investor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or invita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the basis for any offer or invitation to make a subscription or purchase any of the securitie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關於作者

Phemey P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