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流風波持續,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多番要求在美上市中概股交出審計底稿,否則將於2024年面臨除牌。中概股從美退市固然危險重重,但當中衍生的機遇或可令早已死寂的港股於未來死灰復燃。
審計底稿不容外洩
曾與數名行外人接觸,皆不理解為何美方對中概股帳目窮追不捨,誓要全面審查其審計底稿,上市公司年年發年報,季季出業績,全部均需審計師首肯方可公佈,還要什麼資料?審計底稿又為何物?所謂審計底稿,是審計師為上市公司審核帳目過程的詳細記錄,形式包羅萬有,例如公司報稱上一財政年度出售100萬台電動車,審計底稿內會記錄審計師對銷售量的驗證方法,過程以及結果。例如確認銷售對象為第三方,沒有虛假交易、驗證交易涉及的應收帳款狀況,是否存在呆壞帳、調查銷量是否已以實物交付……一旦監管機構收到審計底稿,就可查證會計帳目中每一細項調查的嚴謹度,從而判斷帳目真確性。公開審計底稿,除上市公司有「假數」危機外,審計師亦會被質疑審計過程中「放水」,同樣是滅頂之災。
中證監只剩拖字訣
公開審計底稿的決定是All or Nothing,絕不存在某些不諳會計的政治KOL口中「部份公開」的說法。我曾於上市公司擔任董事,常與審計師接觸,他們對公司帳目具極強的敏銳度,任何數目都查證得歸根究底,如只交出閹割的審計底稿,絕對逃不出專業人士法眼。
審計底稿涉及上市公司敏感資料、什至國家級任務,要求中方公開審計底稿絕對是天荒夜譚;而美方現時同樣不容談判。於進退為谷的困局下,中證監只剩下拖字訣,盡量把2024年的期限延後,為在美中概股回流爭取時間。退市程序涉及多項敏感議題,尤其是退市價(部份在美中概早已跌穿招股價),美國盛行集體訴訟,如處理不當將後患無窮。

中概股回流 港股需資金胃納
現時約有270檔中概股在美上市,總市值約9000萬億美元,而現時香港中國相關股票市值只有約10000萬億美元,作為在美中概股回流的首要目的地,港股現時不論市況、氣氛及購買力均略顯遜色,要於未來一至兩年為回流股票籌集數千萬億美金絕非易事,於沉寂市況強行上市,無人問津,發行人被逼找尋友好方接貨,而且破發連連,只會為港股市況百上加斤。如港股準備於未來迎接回流股票,大市事前必經一番炒作,令回流中概股能於市場利好氛圍下上市集資。於中概股風波下,港股可望回復生機。
文章所載資料乃作為教育投資者的一般資訊,并不構成要約或邀請,亦不構成作出認購或購買文章所提述的任何證劵的任何要約或邀請基礎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article serves as general information for education investor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or invita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the basis for any offer or invitation to make a subscription or purchase any of the securitie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